【药名】蓖麻油
【英文名】Castor oil
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】Ricinus communis L
【归经】肺;大肠经
【药理作用】参见蓖麻子条。
【功效】滑肠;润肤
【考证】出自《唐本草》
【科属分类】大戟科
【主治】肠内积滞;腹胀;便秘;疥癣癣疮;烫伤
【资源分布】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附方
①治猥退风半身不遂,失音不语者:蓖麻子脂一升。酒一斗,铜钵盛,脂着酒中,一日,煮之令熟,服之。(《千金方》)
②治舌上出血:蓖麻子油纸拈,烧烟熏鼻中。(《摘元方》)
③治舌胀塞口:蓖麻仁四十粒,去壳研油,涂纸上,作拈,烧烟熏之,未退再熏,以愈为度。有人舌肿出口外,一人用此法而愈。(《经验良方》)
④治烧伤:3~5%漂白粉上滑液、蓖麻油各等量混匀呈乳状液。涂于患处,需要时隔日换药。(《全展选编·外科》)
生产方式
由大戟科一年生高大草本蓖麻(Ricinuscommunis)种子去壳后冷榨而得,籽含油约45%~60%。将蓖麻子的冷榨油加入预先配成的3%氢氧化溶液,搅拌加热至60-65℃,使油中游离脂肪酸充分皂化,加入95-100℃热水淋洗,静置,反复洗涤数次,分净皂化洗涤。105℃以下(7.98-14.63kPa)脱水,加入白陶土及活性炭搅拌,脱色半小时,压滤,得蓖麻油(药用)。
毒理学数据
医学上作致泻剂,口服可产生、呕吐、急腹痛和严重泄泻。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微刺激。
蓖麻油,是由蓖麻种子提炼而来的植物油,蓖麻油组成成分有:80%至85%的蓖麻油酸、7%的油酸、3%的亚油酸、2%的棕榈酸、1%的硬脂酸,可燃但不易燃,溶于,略微溶于脂肪烃,几乎不溶于水,有轻微挥发性。
中文名蓖麻油外文名Castor oilCAS登录号8001-79-4EINECS登录号232-293-8主要成分蓖麻油酸、油酸、亚油酸、棕榈酸、硬脂酸溶解性溶于,略微溶于脂肪烃,几乎不溶于水